欢迎访问安全食品内参! 

首页

金华武义农业“机器换人”助生产提效率

时间:2020-03-26 来源: 作者:

     气候暖和、雨水充沛,正是春耕春种、植物萌芽的大好时节。近日,从浙江金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受疫情影响,该市目前春耕进度已达50%左右,与往年基本持平,共有近5万台农机投入春耕环节。

    3月10日,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明达粮食合作社的育秧工厂开工。洒水、播种、覆土,经过床土混配加工生产线对育秧床土的混配处理,两条长约10米的播种流水线在10个工人的配合下,一天能生产1.7万盘育秧盘。这是金华规模最大的机械化育秧基地,担负着武义一半早稻田、约6000多亩(20万盘)早稻的育秧任务。从浸种消毒、播种,到暗室催芽、炼芽摆盘、田间管理,大约1个月后即可生成成品秧。

    同日,“原本已添置了两台无人植保机,想请河北的植保无人机服务公司来播种,但受疫情影响,一时半会到不了位,本地工人也很难找。”婺城区蒋堂镇的种粮大户盛桂有告诉记者。700多亩土地,计划分三批播撒1.1万斤早稻种子。为了加快早稻播种、不误农时,盛桂有干脆自己动手。

    “传统人工播种,一人一天只能播12亩,现在一个人装种子,一个人操控无人机,一天能播200亩。”盛桂有算账后发现无人机不仅能高效播种,还省下不少人工成本。传统人工播种每人每天工资300元,就算请无人机服务公司操作,每亩地也要10元,如今合作社社员自己动手,每亩地只需2—3元。

    其实不仅是疫情影响,农业劳动力紧缺现象近年来愈发明显,金华市不少农业主体通过上马自动化设备、引入生态高效发展模式、提升机械化操作水平等系列举措,不断加速农业领域“机器换人”步伐。

  (李军华)

  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安全食品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安全食品内参 aqspnc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3387021 010-56153985
监督电话:17610609455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jiankangfzdyzx@163.com 客服QQ:2894426415 通联QQ:491393325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